专家观点

排放交易计划何时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具有成本效益

作者:张鸿雁 张林 张宁审核者:发布时间:2024-03-22浏览次数:17

张鸿雁副教授、张林副教授和张宁教授等合作研究的论文When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Does a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Become Cost Effective?  202311月正式发表The Energy Journal,本研究识别了碳市场政策作用下发电厂成本效率演进规律,明细了发电厂主体运营策略,为碳市场机制成本效益优化设计提出对策建议。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5547/01956574.45.2.hzha


文章摘要

本文研究了参与中国排放交易计划(ETS)试点的发电厂所采取的行动何时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具有成本效益。基于独特的电厂层面面板数据和差分策略,研究发现试点省份电厂的成本效率在公布阶段出现了不显著的初始下降;然而,在政策正式实施后,试点电厂的成本效率显著提高。此外,由于各地的市场和非市场差异,各试点省份的分阶段处理效果也不尽相同。当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更严格的政策执行以及较低的碳依赖性增强了这一积极效应。合成控制结果证实了政策效应的这种差异。在2013-2017年期间,碳交易试点提高了上海、广东和天津发电厂的效率,相关总成本节约约2975万元人民币。为了提高碳排放交易计划政策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策设计应考虑本地化的外部因素。

 

研究背景

面对全球变暖的挑战,许多国家都提出了碳中和计划,希望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因此,如何以最低成本实现碳中和承诺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了解经济行为主体在干预排放交易计划后在盈利目标和环境合规成本之间的权衡,对于有效治理至关重要。尽管人们已多次尝试衡量排放交易计划对企业绩效的影响(Xiao et al2021年;Zhu等人,2019年),但很少有人关注ETS引起的效率变化所带来的成本动态。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的排放交易计划试点政策,定量估算排放交易计划要求对公用事业成本的影响,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方法介绍

1. 理论框架和实证方法

在理论框架方面,本论文进行了成本分析和政策分析。选择DID模型作为识别策略,比较实施和未实施ETS试点政策的发电厂的成本绩效。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最终数据集包括2006-2017年期间中国的92家火力发电厂,其中18家发电厂属于排放交易计划试点省份的政策处理组。本文的数据集包含了政策处理前后至少三年的观察期,确保研究能够顺利开展。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研究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中国碳排放交易政策对火力发电厂生产成本的影响。火力发电厂生产成本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中国碳排放交易政策对火力发电厂生产成本的影响。本文对试点省份和非试点省份的火电厂在碳排放交易计划公布后和正式实施后的生产成本进行了DID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碳排放交易政策在2011年公布后,最初似乎略微降低了电厂的成本效率,而在2013年实施后,则显著提高了电厂的成本效率。研究发现,更高的市场化程度、更严格的环境政策执行以及更低的碳依赖性有助于提高ETS对成本绩效的影响。

首先,碳排放交易是以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实现碳神经承诺的一个有前途的工具。

第二,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管理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情况。

第三,对于参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实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积极参与交易市场有利于它们的长期可持续发展。